GRC线条构件具有安装方便施工快速的优点,但是在安装时裂缝不容易控制,以下是GRC构件墙板安装时对接缝及防裂处理的方法:
1.采用石膏为接缝胶泥时,可在拼完一面墙后随即企口接缝防裂处理,将拼缝及企口两侧用石膏打底抹平压光,并粘贴浸胶防裂网布。
若采用水泥胶时,需至少24小时后方可进行防裂处理。
若采用水泥灰浆挤缝时,墙板的接缝处理应在门、窗框及管线安装完毕7d后进行。应检查所有的板缝,清理接缝部位,补满破损孔隙,清洁墙面。墙板接缝处理应分二次进行,遍挤紧后,每天三次用水养护,共养护5天。第二遍的缝处理在遍竖缝灌注15天后,用1:3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并进行防裂处理,然后用水养护3天。
2、严格按照“四板一缝”的原则,即每安装4块板,留一竖缝,待墙板收缩力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再处理,或者采用柔性粘结材料处理;如设计有要求可采用全墙面粘贴纤维网格布、无纺布或挂钢丝网抹灰处理墙面。
3、墙板隔墙阴阳角处以及墙板与建筑主体结构结合处应局部粘贴防裂网格在板与板之间对接缝隙内填满、灌实粘结材料。企口接缝处应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或无纺布或挂钢丝网抹灰处理墙面。
若采用水泥灰浆挤缝时,墙板的接缝处理应在门、窗框及管线安装完毕后进行。应检查所有的板缝,清理接缝部位,补满破损孔隙,清洁墙面。墙板接缝处理应分二次进行,遍挤紧后,每天三次用水养护,共养护5天。第二遍的缝处理在遍竖缝灌注15天后,用1:3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并进行防裂处理,然后用水养护3天。
4、严格按照“四板一缝”的原则,即每安装4块板,留一竖缝,待墙板收缩力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再处理,或者采用柔性粘结材料处理;如设计有要求可采用全墙面粘贴纤维网格布、无纺布或挂钢丝网抹灰处理墙面。
5、墙板隔墙阴阳角处以及墙板与建筑主体结构结合处应局部粘贴防裂网格。
想必大家都知道GRC线条是什么吧,今天给大家讲一下GRC的发展史。
GRC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在GRC技术发展的初期,由于其突出的物理性能,使得人们对GRC材料给予了厚望。当时在GRC材料中使用的是无碱玻璃纤维(E-Glass),这种纤维原本是用于塑料制品,并且相当成功。但是由于水泥是一种碱性材料,不具备耐碱性能的无碱玻璃纤维长期处于水泥制品的碱性环境中,不断地被侵蚀,使得GRC制品性能迅速下降,无法保证GRC制品的耐久性及安全性。这一问题在当时严重制约了GRC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20世纪七十年代,由英国的建筑研究机构(BRE)与皮尔金玻璃公司(Pilkigton)进行抗碱玻璃纤维增强波特兰水泥制品的联合开发。耐碱玻璃纤维的诞生,成功解决了GRC制品的耐久性问题,使得GRC获得的新生。
GRC线条建筑细部的接缝开裂已被列为建筑质量通病之一,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个问题已成为建筑工程质量的重大隐患,也成为GRC材料发展的严重障碍。经过大量工程现场实际调查和试验分析,我们发现造成开裂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自然环境原因产生的湿度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湿胀干缩和热胀冷缩。这是引起GRC接缝开裂为主要的外界直接原因。其它还有地振、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结构变形。
GRC建筑细部自身基体的收缩率偏大。主要原因是GRC制造商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落后,材料配比不合理,水灰比过大等因素造成GRC吸水率与干缩率超标。
国内GRC行业普遍存在赶工期问题,GRC建筑细部成型几天后就送到工地安装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时强度虽已达标,但因养护期未到(30天),水泥水化不充分,GRC的微观结构尚不稳定,一般其含水率也较高,安装后逐渐干燥,产生收缩。
接缝的构造节点设计与施工安装工艺不合理,目前国内GRC建筑细部的接缝构造绝大多数属于平接暗缝构造形式,这种设计容易产生应力累积,终导致损坏。这也是导致接缝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类似的情况在国外很少出现,他们大多采用明缝设计。平缝构造设计对接缝材料要求和施工工艺都有很高的要求。
平接暗缝构造对接缝材料要求应有较高的弹性,而国内的GRC安装所使用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只注重粘接强度,忽视了弹性变形能力。在GRC制品膨胀收缩时,产生应力,造成开裂。
总之,GRC建筑细部的收缩和膨胀是不可避免的,但却是可以控制的。接缝问题涉及到使用环境条件、构造节点设计、GRC材料制造工艺与配合比设计,以及安装工艺方法与接缝材料性能,环环相扣,必须综合考虑。
您好,欢迎莅临繁昌海波材料,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